谜爱阁生活网

读史王安石翻译 读史王安石译文

成长教育  2025-02-09 21:53:49  热度:24℃

翻译

自古以来一个人要历尽苦辛才名就功成,可如实记载下他们的事迹要靠哪一个人?

往往是由于当时的情况不清而以讹传讹,加上后世的流俗更搅乱了事实以假乱真。

低俗的东西即使怎样流传也谈不上精美,要知道绘画最难的是画出人的气质精神。

点点记录怎能写尽古代贤哲的品格学问,俗儒们只会死守古书的糟粕真可笑可憎。

读史王安石翻译 读史王安石译文

《读史》原文

读史

宋·王安石

自古功名亦苦辛,行藏终欲付何人?

当时黮暗犹承误,末俗纷纭更乱真。

糟粕所传非粹美,丹青难写是精神。

区区岂尽高贤意,独守千秋纸上尘。

《读史》注释

①行藏:行止,指事迹。

②黮(dàn)暗:昏暗,不清楚。犹承误:还以误传误,以讹传讹。

③末俗:后世的习俗。

④粹美:指精华。

⑤丹青:中国古代绘画的材料,这里指绘画艺术。

⑥区区:形容很少,指一点点历史记载。

⑦“独守”句:意为俗儒只会死抱着史书里的糟粕当宝贝。尘:尘土,这里指糟粕。

《读史》赏析

这首诗直言不讳地表达了王安石的历史观。诗人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的现象进行抨击,表现了一个改革家的战斗精神。

诗的前四句说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,但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。后四句说有人把古人流传下来的糟粕当作精华,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很难流传下来的。这首诗写得深沉、抑郁,抒发了诗人的忧愁和怨愤,容量甚大,耐人寻味。

《读史》创作背景

王安石这首《读史》作于元丰八年(1085)。这年三月,神宗赵顼去世后,旧党得势,新法渐废,王安石心中十分痛苦,这首《读史》就是在这种满怀忧愤的情况下写成的。

《读史》作者介绍

王安石,字介甫,晚号半山,抚州临川(今江西抚州)人。仁宗庆历二年(1042)进士。嘉祐三年(1058)上万言书,主张改革政治。

神宗熙宁二年(1069)为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。积极推行新法,并取得了一定成就。由于保守派的反对,熙宁七年罢相,熙宁八年再相,次年被迫辞职。后退居金陵,封荆国公。世称王荆公。他的文章议论宏大,言简意赅,条理分明,形成锋利峭拔的艺术风格。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著有《临川先生文集》。

最近更新

  • 阴电冰冻阵晴哪些是前鼻音,阴电冰冻阵晴哪些属于后鼻音

    阴电冰冻阵晴哪些是前鼻音,阴电冰冻阵晴哪些属于后鼻音

    2025-02-12341阅读

  •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表达了

   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表达了

    2025-02-12352阅读

  • 孔乙己课文原文赏析

    孔乙己课文原文赏析

    2025-02-12362阅读

  • 鼻音声母有哪些 声母中鼻音包括

    鼻音声母有哪些 声母中鼻音包括

    2025-02-12318阅读

  • 不懂装懂造句 不懂装懂的造句

    不懂装懂造句 不懂装懂的造句

    2025-02-12345阅读

  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是什么

  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是什么

    2025-02-12315阅读

  • 5mins还是5min 5mins还是5min缩写

    5mins还是5min 5mins还是5min缩写

    2025-02-11289阅读

  •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 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什么时候

  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什么时候

    2025-02-11284阅读

  • 高考必胜手抄报  高考必胜手抄报画法

    高考必胜手抄报 高考必胜手抄报画法

    2025-02-11285阅读

  • 三岁孩子适合看什么动画片 3岁儿童早教动画片

    三岁孩子适合看什么动画片 3岁儿童早教动画片

    2025-02-11292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