谜爱阁生活网

杨收的咏蛙原诗 杨收的咏蛙翻译

成长教育  2025-02-09 17:26:43  热度:25℃

原诗

兔边分玉树,龙底耀铜仪。

会当同鼓吹,不复问官私。

《咏蛙》是唐代诗人杨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,此诗前两句一虚一实,或用典故,或描形态,把蛙的动人之处活画出来了;后两句表示设想,借物咏怀,表现了少年诗人的崇高志向和博大胸怀。

杨收的咏蛙原诗 杨收的咏蛙翻译

《咏蛙》翻译

在月宫,蟾蜍和白兔分列于桂树的两旁;在地上,蟾蜍又显耀于地动仪龙嘴的底下。

天上的、地上的蟾蜍一同呜叫起来,那就无须再问它们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了。

《咏蛙》注释

1、蛙:这里指蟾蜍。

2、兔:指月中的玉兔,传说月中有玉兔捣药,因此玉兔也作月亮的代称。玉树:仙树,这里指月中桂树。

3、“龙底”句:是指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震仪,仪器用铜制成,内设机关,外置八龙,每个龙嘴里含着一粒铜丸,龙嘴下各蹲一只张口向上的铜蛤蟆,若哪个方向发生地震,那个方向的龙就吐出铜丸,落进铜蛤蟆口中。见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。

4、“会当”句:此句用的是南北朝时期的隐士孔稚珪的典故,孔稚硅不喜与人交际,听任住宅院内杂草丛生,蛙声乱鸣。别人取笑他太邋遢,他却说:“青蛙自由地叫来叫去,我把它们的叫声当成两部鼓吹,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好听呢?”见《南齐书》本传。

5、“不复”句:此句用的是晋惠帝司马衷的“名言”,晋惠帝智力低下,是个白痴皇帝,有一次在洛阳御苑华林园中闲逛,听到青蛙的叫声,便问左右侍从:“这些青蛙是为官家叫唤呢,还是为私人叫唤呢?”侍从难以答复这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,便顺势哄骗他说:“一半是为官家叫,一半是为私人叫。”见《晋中州记》。

《咏蛙》赏析

这首诗很有特点,题为“咏蛙”,但诗中都没有一处提到一个蛙字,他是用了四个典故来写蛙的。

第一句借神话传说来显示蛙,第二句借物体构造来暗示蛙。这两句有点象谜语一样,谜底都是一个“蛙”字。虽然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,但构思还是很奇的。

第三、四两句,运用典故,表现蛙鸣的此起彼伏,喧闹异常,不但准确,而且富有诗意,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。

从这些典故的运用,也可以看出杨收年纪虽小,但读书不少,学识是很广博的。上至古代神话故事,下至前朝历史掌故都能应用自如,确是难能可贵的。

《咏蛙》创作背景

《旧唐书·杨收传》中记载,这首诗是作者应大哥杨发之请,即景创作的。

《咏蛙》作者介绍

杨收,字藏之,同州冯翊(今陕西大荔)人,又一说为江苏苏州人,十三岁即能文能诗,时人称为“神童”。会昌元年(841年)进士,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。时杨玄价兄弟掌机务,招来方镇贿赂,屡有请托,收不能尽从,玄价以为异己,从中加害,杨收遂被罢相,流放驩州(今属越南),赐死。后昭雪。

最近更新

  • 阴电冰冻阵晴哪些是前鼻音,阴电冰冻阵晴哪些属于后鼻音

    阴电冰冻阵晴哪些是前鼻音,阴电冰冻阵晴哪些属于后鼻音

    2025-02-12327阅读

  •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表达了

   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表达了

    2025-02-12341阅读

  • 孔乙己课文原文赏析

    孔乙己课文原文赏析

    2025-02-12348阅读

  • 鼻音声母有哪些 声母中鼻音包括

    鼻音声母有哪些 声母中鼻音包括

    2025-02-12307阅读

  • 不懂装懂造句 不懂装懂的造句

    不懂装懂造句 不懂装懂的造句

    2025-02-12331阅读

  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是什么

  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是什么

    2025-02-12300阅读

  • 5mins还是5min 5mins还是5min缩写

    5mins还是5min 5mins还是5min缩写

    2025-02-11278阅读

  •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 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什么时候

  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什么时候

    2025-02-11272阅读

  • 高考必胜手抄报  高考必胜手抄报画法

    高考必胜手抄报 高考必胜手抄报画法

    2025-02-11274阅读

  • 三岁孩子适合看什么动画片 3岁儿童早教动画片

    三岁孩子适合看什么动画片 3岁儿童早教动画片

    2025-02-11277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