谜爱阁生活网

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全诗 《菊花》注释

成长教育  2025-02-09 21:20:53  热度:24℃

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全诗是:秋丛绕舍似陶家,遍绕篱边日渐斜。不是花中偏爱菊,此花开尽更无花。此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元稹所创作的《菊花》。此诗先描述秋菊之多、花开之盛,以及诗人专注地看花时悠闲的情态;后从菊花凋谢最晚这个角度出发,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,暗含了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。全诗构思新颖自然,笔法巧妙,语言淡雅朴素,饶有韵味。

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全诗 《菊花》注释

《菊花》注释

1、秋丛:指丛丛秋菊。舍(shè):居住的房子。陶:指东晋文学家陶渊明。

2、绕:走曲折的路。这里是转游的意思。篱:篱笆,用竹、木、芦苇等编成的围墙或屏障。日渐斜(xiá):太阳渐渐落山。

3、偏爱:不公正、不平均的爱。

4、尽:完。更(gèng):复、再。

《菊花》翻译

丛丛秋菊环绕屋舍,好似陶潜家。围绕篱笆转游,不觉红日西斜。

并非我在百花中对菊花特别钟爱,只因为它开放以后,再没有花。

《菊花》创作背景

这是一首赏菊之作。在旧时诗文中,常将菊花作为封建士大夫道德品质的象征。此诗即为其中之一,约于贞元十八年(802)作于长安。

《菊花》作品鉴赏

第一句“秋丛绕舍似陶家”的“绕”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,给人以环境幽雅,如陶渊明家之感。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,可见秋菊之多,花开之盛。这么多美丽的菊花,让人心情愉悦。第二句“遍绕篱边日渐斜”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。句中的“绕”字写赏菊兴致之浓,不是到东篱便驻足,而是“遍绕篱边”,直至不知日之将夕,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。

三四两句“不是花中偏爱菊,此花开尽更无花”,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。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,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。时至深秋,百花尽谢,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,独立支持,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。一旦菊花谢尽,便无花景可赏,人们爱花之情自然就集中到菊花上来。

诗人热爱生活、热爱自然,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,爱不能舍了。诗人从菊花凋谢最晚这个角度出发,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。其中也暗含了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。

《菊花》作者简介

元稹,唐代诗人。字微之,河南(治今河南洛阳)人。早年家贫。唐德宗贞元九年举明经科,贞元十九年举书判拔萃科,曾任监察御史。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,遭到贬斥。后转而依附宦官,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。与白居易友善,常相唱和,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。

后期之作,伤于浮艳,故有“元轻白俗”之讥。有《元氏长庆集》六十卷,补遗六卷,存诗八百三十余首。

最近更新

  • 阴电冰冻阵晴哪些是前鼻音,阴电冰冻阵晴哪些属于后鼻音

    阴电冰冻阵晴哪些是前鼻音,阴电冰冻阵晴哪些属于后鼻音

    2025-02-12325阅读

  •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表达了

    山居秋暝的意思是什么 山居秋暝表达了

    2025-02-12339阅读

  • 孔乙己课文原文赏析

    孔乙己课文原文赏析

    2025-02-12344阅读

  • 鼻音声母有哪些 声母中鼻音包括

    鼻音声母有哪些 声母中鼻音包括

    2025-02-12303阅读

  • 不懂装懂造句 不懂装懂的造句

    不懂装懂造句 不懂装懂的造句

    2025-02-12323阅读

  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是什么

  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一句是什么

    2025-02-12297阅读

  • 5mins还是5min 5mins还是5min缩写

    5mins还是5min 5mins还是5min缩写

    2025-02-11275阅读

  •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 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什么时候

  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什么时候

    2025-02-11271阅读

  • 高考必胜手抄报  高考必胜手抄报画法

    高考必胜手抄报 高考必胜手抄报画法

    2025-02-11273阅读

  • 三岁孩子适合看什么动画片 3岁儿童早教动画片

    三岁孩子适合看什么动画片 3岁儿童早教动画片

    2025-02-11276阅读